弗里德里希|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弗里德里希|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1774-1840),德国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1774年9月5日出生于德国格雷夫斯瓦德港市,早年在哥本哈根美术学院学习,后来定居德累斯顿。那里他过着平静的活,有时会去波西米亚的山区和湖泊旅行。性格忧伤而内省,喜欢依靠己的沉思来唤起创作的灵感。曾说:“当你闭上肉体的眼睛,你就第一次能够用心灵眼睛观察你的绘画。

他一开始用铅笔绘制风景,直到1807年才进行油画创作。他的题材开辟了风景绘画新的领域,发现了人们从未发现的新的自然:无穷无尽的海洋或山脉、大雪覆盖的山地,以及照在上面的阳光或月光。他很少用宗教形象,但是风景画传达了崇高的精神力量。19世纪晚期随着象征主义的兴起,他的艺术受到人们高度评价。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复活节清晨》(Easter Morning),1828-1835年

他的风景画在今天是浪漫主义的代名词. 对于他来说, 关键的不是机械地模写, 而是自由地创作, 通过颜色和造型表达出言语所不能表达的东西. 弗里德里希生活在在19世纪被成为浪漫主义的郊区的德雷斯顿. 作家诺瓦利斯, 让·保尔和史雷格尔兄弟和他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在他死后百年, 他的风景画才获得广泛的认同. 在国内外举行的他的作品的回顾展在今天是被参观地最多的展览。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帆船》(Sailing Ship),1815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生命的阶段》(The Life Stages),1834年

弗里德里希早年衣食无忧,尤其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由于贸易受阻,当地的肥皂价格飞涨,别人家生活受到影响,而弗里德里希家却收入颇佳。当时正值他求学从艺时期,完全没有受到生活窘迫的干扰,本应该在艺术中表现出欢娱情迹,然而,事实是早在他7岁母亲去世开始 ,就接二连三地遭受人生不幸。母亲去世后1年多姐姐伊丽莎白也随之去世,5年后哥哥克里斯多夫又在一次滑雪运动中丧生,直接原因是哥哥为了救助即将淹死的弗里德里希送命的。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乌鸦与树》(Raven Tree), 1822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格赖夫斯瓦尔德的凉亭》(Gazebo in Greifswald),1818年

他常利用自己对自然景物勾画出的素描,进行高度个人化的演绎。他的画粗略看去似乎平常无奇,但仔细审视就会发现极丰富的奇特内涵。他的艺术思想是与德国的民族情感和宗教相连的。这段时期正值拿破仑于德国战争,虽然他的作品色彩丰富,但并不是快乐风格,而是悲观忧郁的。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树上的猫头鹰》(Owl on a Tree),1834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月光下的港口》(Harbor by moonlight),1811年

1810 年开始是弗里德里希的黄金时期 。这一年 ,他在柏林美术学院展出了《海边修士》和 《橡树林的修道院》,画面浓郁的阴沉忧郁气息震动了观众。这两幅画是他的艺术进一步成熟的标志,也是感情基调据许沉降的显示。1816年,德雷斯顿艺术学院把他选为学院院士,标志着他的艺术得到了承认,他多年悬浮不定的心终于稳定下来,也开始卖出画作了。1818年,他与克里斯蒂安·卡洛琳·邦梅尔结婚,从此,他的画中多了一分温馨。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孤树》(Solitrary Tree),1822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瓦茨曼山》(The Watzmann),1824-1825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雪中石冢》(Cairn in Snow),1807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冬季风景》(Winter landscape),1811年

1810-1834年是弗里德里希的黄金时期,到了1835年,他中风瘫痪,再也没有画油画,而是一些小幅的墨水壁画 。这些画的内容更直接描绘死亡与永恒的话题,如乌鸦、猫头鹰、坟场、棺材、十字架等。1840年5月7日,弗里德里希在德雷斯顿去世。他死后,很快被人们遗忘,对他的艺术成就很少给以肯定。只到20世纪初,才重新引起艺术界的重视。弗里德里希的大部分作品都由德累斯顿博物馆和大学收藏。1985年 9月在中国北京举办的19世纪德国绘画展览会上陈列了他的几件代表作品。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冬季风景》(Winter landscape),1811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树的习作》(Study of a tree),1803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女人与乌鸦》(Woman with a Raven),1803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库格尔根的坟墓》(Kügelgens grave),1821-1822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墓地》(The Cemetery),1825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