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禁锢在一束阳光之中超然世外 人物

她被禁锢在一束阳光之中超然世外 人物

古屋诚一出生于日本伊豆,1973 年从东京工业大学毕业后,他离开横滨港前往欧洲。直到1975年之前诚一都居住在维也纳,后来搬到了奥地利格拉茨。1978 年 2 月诚一与妻子克里斯汀娜相遇,三个月之后他们便结婚了。

影艺家按:古屋诚一出生于日本伊豆,1973 年从东京工业大学毕业后,他离开横滨港前往欧洲。直到1975年之前诚一都居住在维也纳,后来搬到了奥地利格拉茨。1978 年 2 月诚一与妻子克里斯汀娜相遇,三个月之后他们便结婚了。

1981年,他们的儿子克劳斯诞生。一年后,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戏剧他们搬到了维也纳生活。1984年,因为诚一的翻译工作需要,全家搬到了东德德累斯顿,而后在1985年,又搬家到了东柏林。

1982年末,妻子克里斯蒂娜开始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一年后,她的病情加重,进入格拉茨一家医院进行定期治疗,被迫放弃了她的戏剧研究。1985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36周年后不久的一天,克里斯蒂娜从当时住在9楼的公寓窗户飞身而出,结束了她的生命。

在克里斯蒂娜去世之后的两年里诚一继续留在东柏林完成他的翻译工作,直到1987年他和儿子一起回到了格拉茨,在那里他们生活在一起。

古屋诚一通过出版和展览他所拍摄的大量故去妻子克里斯汀娜(ChristineFuruya-Gössler)的照片公开表达他的爱与悲伤。1978年,古屋诚一第一次遇见她,他就开始给她拍照。克里斯汀娜身患抑郁症,多次住院治疗之后,她在1985年从他们东柏林的公寓楼的九层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古屋诚一的肖像邀请我们进入他自己生活的悲剧当中,一同分担他对倾诉的需求,并且一同寻找这些照片中的意义。他说:“这些照片汇集成一份记录,证明了克里斯汀娜和我曾经有过的生活,同时,拍摄这些照片时我也带着一种预期,即儿子Komoyo今后会翻阅它们。照片背后充满了我无法言喻以及儿子不愿了解的东西,而我必须把这些忠实地记录下来。”古屋诚一对摄影的运用充满了隐喻和诗意,他的影像总是与强烈的失意联系在一起。不同寻常的是,他对肖像痴迷到了极致,在其中投入了很深的情感。

作家莫妮卡·法柏(MonikaFaber)写道:“如果我们不断地试图接近这无法理解的事件,它是否会渐渐丧失了其可怖之处?或者我们是否应该担心相反的情形:不断的遭遇是不是会让痛苦变得不朽,使其不会消失在过往之中?这痛苦的威力是否被不断地更新,而不是渐渐消散?”

克里斯汀娜去世之后,古屋诚一拍摄了一张照片,其中她的照片漂浮在显影盘的液体中;早几年,他还拍过另一张美丽的、不寻常的浴缸肖像,照片中克里斯汀娜的身体淹没在肥皂水中,只有脸在水面之上,就像是与身体脱离的一张面具。两张照片都传达了脆弱、无常,以及我们试图挽留身边人时的无力。这些肖像中,克里斯汀娜的存在感飘忽不定。

在克里斯汀娜生命的最后一年,古屋诚一极少为她拍照,而他出版的少数几张最后的肖像则是最震撼、最感人的,与他在1978年为她拍摄的第一张肖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第一张照片在古屋诚一的家乡西伊豆町(Nishi-Izu)拍摄,其中充满了轻松、喜悦与安宁。

在1985年的一张克里斯汀娜的照片中,观者感觉自己入侵了感情强烈的私密瞬间。她直视着相机,眼睛有些水肿,似乎刚刚哭过。照片在橙红的暮光中拍摄,克里斯汀娜背后则是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著名的画作《晚祷》(The Angelus),这幅画的日落场景加强了肖像的气氛。在另一张最后的肖像中,克里斯汀娜剃了头发,蜷坐在空空的墙前面;照片的光线非常美,她被禁锢在一束阳光之中,目光看向上方,超然世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