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没为巩汉林站台但他的一段关于高丰文的相声应该带给人启迪

冯巩没为巩汉林站台但他的一段关于高丰文的相声应该带给人启迪

3月16日傍晚,中国男足国家队公布了参加世预赛12强赛最后两轮的出征人员名单,天津津门虎队队员巴顿遗憾落选。除李磊和蒋光太将直接前往迪拜与球队会合,大部队将于3月17日下午从海南出发飞往阿联酋。

对于已经失去晋级希望的中国男足,最后两轮对阵沙特阿拉伯和阿曼队,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荣誉之战”,而据《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报道,相关方面已经给国足后两场“荣誉之战”下了死命令——不能,这就意味着球队的底线就是不能丢人。但不得不说,这次国足是在一个非常嘈杂混乱的舆论环境中出征,前有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近有网络上冯潇霆与巩汉林之间的“冯巩大战”,此番国足西征,压力丝毫不减。

不得不说,中国足球真的是一项神奇的运动,总能把社会各界毫不相干的人士汇聚在同一片舆论场。远了不说,差不多一年半前,美团CEO王兴吐槽“中国男足跑不过清华普通男生”,就曾引发了足球圈和教育界的一场“口水大战”。如今,巩汉林与冯潇霆的“隔空对话”也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内行与外行主动发声,参与这场口水仗。而就在3月16日这一天,“冯巩之战”再次掀起高潮——社交平台之上,一段冯巩点评中国男足的视频走红,而这个段子由各项运动与美食的关系切入:

虽然冯巩的段子长时间霸占热搜榜榜首,也引得不少网友惊呼,“冯巩本尊也加入‘冯巩之战’了!”但事实上,它却是冯巩在上个月录制的一段视频,并不是来参加近日巩汉林与冯潇霆之间的口水战的。不过,冯巩上个月的段子现在被挖出来后,热度和反响反而更大,这似乎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事实上,中国足球之所以被骂,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它享受着巨大的资源投入,却踢不出与之相符的成绩,尤其球员在场上患得患失、拼劲不足、作风偏软,更是令人难以容忍。或许在足球从业者看来,“局外人”的批评缺乏“专业性”,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同样的表态也曾出自前国足主帅里皮之口。在世预赛40强赛国足不敌叙利亚后,“银狐”对球队的批评更直接,更严厉,不同的是,他将全部责任揽在了自己的身上,“没有魄力,没有拼劲,没有勇气,没有个性,畏手畏脚,不能发起一次成功的运转球,不能打出训练中的内容,没有重量级的球员能够提供支持,这只能意味着教练的工作没有做好。我在中国挣非常非常多钱,但我不想抢钱,我宣布辞职,决定不会撤回……”

近年来,尽管中国男足的成绩一再下滑,但资本的投入力度和舆论关注程度却始终保持在高位,过高的投入、极高的热度,与之相匹配的却是成绩上的低产出,尤其是球员和教练们钱没少挣,成绩却没见到相应的起色,这也让中国足球成了众矢之的。往往一场失利过后,段子手们吐槽国足的小段就可以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也不乏名嘴发表一番自己的观点。如今,消费中国足球已经基本上算得上是一种“常规操作”了,但这究竟是不是理性的论战,或者说中国足球需不需要这种论战,似乎已经没有人关心了。如果说上一次王兴吐槽中国足球后,更多是退役球员在发声的话,那么现在,冯潇霆等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现役球员的隔空回应,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

其实,巩汉林和冯潇霆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发表观点,没有谁对说错之说,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也是正常现象,只要批评声不超出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大可不必非要分出谁对谁错。而且,中国足球不行,究竟是土壤不行,体系不行,球员不行,还是球迷不行,这就像盲人摸象,单说任何一点都是依靠片面的感知,对整体进行断论。

因此,对于目前成绩和处境都不如意的中国足球来说,与其争口舌的高低,不如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李毅、李玮锋,甚至是姚明这些在足球圈、体育界更有资格站出来说话的前辈们,都已经在不同场合重复过许多遍这个简单的道理了。

同样是冯巩,其实早在199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他和老搭档牛群带来的一段相声《亚运之最》,就阐述过这个问题。

什么话最感人?主教练高丰文和队员们的话最感人!“是我们伤了球迷的心,只要他们解恨,把我们拉出去打一顿都行,只要别把我们打死就行,因为我们还要踢球,还要为祖国尽一点我们的微薄之力!”

那时,中国男足还是亚洲强队,在时任球队主帅高丰文指导带领下,第一次闯进奥运会。但随后,球队接连遭遇打击,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表现不佳,让国足饱受批评。高丰文指导将这些批评的报道写在黑板上,挂在走廊里,引导全队将负面的批评转变为正面的激励。之后的意大利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男足两次在1比0领先的局势下遭遇“黑色三分钟”,两次被对手绝杀,仅差一步就能到罗马,却遗憾无缘世界杯。率队冲击世界杯失利后,高丰文还曾收到一封装着绳子和刀片的信。高丰文对“黑色三分钟”感到非常自责,他将来信保留了很久,以此激励自己,“我不觉得是坏事,假如我们打好了,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等他冷静下来以后,他可能比一般球迷更支持你。”

1990年亚运会,中国男足0比1不敌泰国队,无缘四强,高丰文指导随即也引咎辞职。虽然未能以教练身份带领中国男足走向辉煌,但他的态度依然坚定,要继续为中国足球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有了1991年春晚上的那一幕。

中国足球正处于低谷之中,足球圈内外发出“恨铁不成钢”的声音很正常,但由此引发争论就不正常了。因为中国足球的未来,不在于怎么说,而是在于怎么做,尤其是中国足球的从业者们怎么做。从短期来看,球员们应当打磨球技、奋勇拼搏,即便技不如人,也要踢出精气神。从长期来看,相关方面要拿出专业态度,做好体制机制改革,改善联赛运营环境和水平,下大力气投入青训……不管怎样,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所有中国足球人都能知耻而后勇,让人们从他们身上看到敬业、抱负、责任,以及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或许那时,中国足球在人们心中的传统印象,就会悄然发生改变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