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长空的空中英雄令敌军闻风丧胆的苏军王牌波克雷什金

碧血长空的空中英雄令敌军闻风丧胆的苏军王牌波克雷什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与轴心国的残酷厮杀,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被卷入了这场异常惨烈的世界大战中,除了陆地上的斗智斗勇、短兵相接之外,在广袤无垠的天空中同样进行着殊死的角力。其中的一位,作为二战苏联空军的“80万禁军教头”,几乎是用一己之力扭转了己方在空战中的劣势,为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就是苏军空战王牌阔日杜布的老师,另一位战功卓著的空中雄鹰——亚历山大·波克雷什金。

1913年2月21日,俄罗斯帝国托木斯克省尼古拉耶夫斯克的一个钳工家庭诞生了一名男婴,父母依照传统为孩子起名亚历山大·波克雷什金。作为当地普通工人的一份子,父母的微薄工资无法让这个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小时候的博克雷什金虽然天资聪慧,但也无力改变自身的命运,只能在上完中学七年级后进当地的一家工厂做了一名普通的钳工,那时他只有15岁。

虽然他的学习之路被无情地堵住了,但是天资聪颖的波克雷什金却在另一片天地有了作为:他对机械的爱好使得他轻松地学会了维修、制造等技能,甚至还会举一反三,很快师傅和工友就对这个初出茅庐但勤学好问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但此时的波克雷什金却有着另一个梦想——开飞机,这个梦想就是源自于他12岁时第一次看到飞机后的想法。此后的日子里,波克雷什金一边在工厂上学习技术知识,一边思考着自己的“飞行员之梦”。不久之后,工友们和领导都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鼓励他去参加空军,一来二去波克雷什金也坚定了去当兵的信心,在与父母商议之后,他正式离开了工厂,开始向着保家卫国的军人之路大踏步的迈进。

1932年6月17日,经过体检等相关手续,19岁的波克雷什金正式成为了苏联红军空军部队的一员。刚开始由于他出色的钳工技艺,他被领导安排到彼尔姆的第3航空军事技术学校学习飞机维修,业余时间在部队内部的航空俱乐部学习飞机驾驶课程,一年后他光荣毕业。为了尽早地完成自己的飞行员梦想,他开始向上级递交了40份申请书,要求到飞行学院学习战斗机的驾驶课程。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波克雷什金的坚持打动了部队领导,他被破格转到列宁格勒的第一军事航空工程学院学习飞行员培训课程。在校期间,他认真地学习飞行的基本功,一方面凭借自己胆大的举动,开始自己钻研起一些精彩的特技动作,出色的天赋使得航校领导觉得这个年轻人未来一定是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后来的日子里,波克雷什金又继续在航空技术员的岗位上工作了4年,期间他还建议对现有的机载武器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未来的战场需求。

1938年的冬天,波克雷什金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他正式被驻扎在乌克兰敖德萨的苏联空军第55战斗机航空团所录用,成了一名货线年他随部队开往摩尔达维亚,准备应对德军对苏联的威胁。从那一刻起,属于这个钳工的传奇正式开启。

1941年6月22日,德军实施了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由于仓促应战苏军最开始在前线战场可谓一败涂地。无论是主力的陆军,还是保卫领空的空军,苏联在德军凌厉的攻势下节节败退。而作为空军王牌部队的第55航空团此时也临危受命,投入到打击纳粹德军的卫国战争之中。

此时的波克雷什金也是处在兴奋之中,首次驾驶I-16战斗机的飞天他渴望在实战中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但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玩笑:由于过度紧张,他竟将当时的王牌飞行员普斯特戈的座机给打了下来。所幸后者及时跳伞逃生,波克雷什金才逃过一劫,但也得到了一次大过的处分。

第一次上天却弄了个巨大乌龙,波克雷什金的心情可谓低落到了极点,但传奇的就是传奇,第二天的空战中,及时调整心情的波克雷什金将一架德军的Bf-109战斗机击落,次日他又击落了德军王牌飞行员奥托·库哈尔的座机。此后的日子里,又有4架战机成为了这位“西伯利亚钳工”的手下败将,波克雷什金也从最早的“菜鸟”瞬间变为了“空战王牌”。

单看成绩来说,波克雷什金已经是一个“无出其右”的飞行员了。但如果看当时的背景,恐怕你就要为他的冒险举动捏一把汗了:当时他是部队中仅剩的3名飞行员之一,而且他曾经两度被德军飞机给击落。第一次发生在罗马尼亚的雅西,当时他的座机被地面上的高射炮击中,在飞机失去动力的情况下坚持将飞机迫降到一片树林当中,仅仅腿部受了点轻伤;第二次的情景更加危险,当时他曾经一人面对四架德军Bf-109战斗机。在近身缠斗时飞机被击中,在操纵系统失灵的情况下,波克雷什金依然成功地将飞机开回了基地。老年的波克雷什金回忆这两次惊险的经历时,他认为自己是“比任何的最可怕的武器都要强大,所以我才能绝处逢生”。

1942年初,为了保证航空团的实力,部队向外高加索后方撤退。3月第55航空团改名为“第16近卫战斗机航空团”,8月由于战斗出色升任了中队司令一职。也就在同一时期,美国援助苏联的武器陆续到位,波克雷什金的新座驾也露出了水面,它就是美制的贝尔P-39“眼镜蛇”战斗机。

光从飞机数据上来看,P-39“眼镜蛇”战斗机的在动力布局、武器搭配、起落架设计等方面均属于当时的最强技术。但由于生产水平的局限性,这些“超前”的设计却未能很好地体现它们应有的水平,此时的P-39实际上是一款有着隐患的新型战机。但这些对于胆大泼辣的苏军飞行员来说根本不值一提,面对这款多项数据都完胜苏军现有战斗机的“超级武器”,苏军上下对此都喜爱不已。针对P-39的制订作战方案开始在苏军内部开展起来。

其中以波克雷什金的中队最为出名,作为一位属于动脑筋的飞行大师,他在自己的飞行实战中先积累经验和不足,经过一些列的分析,他便提出了著名的“高度——速度——机动——火力”理论,他还率先提出了利用公路来起降飞机的创新理论;根据P-39的特点,提出了“库班架子”实战编队设计,即将原来的3机编队改为8架,以每两架一组来背向太阳呈梯形排列的方法来进行实战。最开始这种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波克雷什金不为所动,他决定用一场实战来让所有质疑他的人闭嘴。

机会终于来了,1943年4月17日至6月10日,苏德两国空军在苏联库班空域展开了著名的“空中激战”。为了争夺南线的制空权,两国飞行员在空中展开激烈的厮杀,波克雷什金率领他的“库班架子”开始他的狩猎之旅。经过几日的战斗,他在54次的升空作战中换回了19架敌方飞机的优秀战绩。

他手下的飞行员也一次次地用这种战斗来解决敌方的飞机…..胜利的战果也来越多,曾经质疑他的人也都闭上了嘴巴,苏军也正是将这种作战方式普及到所有的空军部队中,波克雷什金也因此被称为“苏维埃空战战术之父”。

1943年5月24日,在完成354次升空,获得个人和集体19架敌军战机战果的波克雷什金首次荣获了苏联英雄称号并获得了列宁勋章和金星奖章。3个月后,他又将战绩提升到30架,因此荣获了第二次苏联英雄称号,也获得了个人的第2枚金星奖章。获奖后不久,他就被派往黑海和第聂伯河的空域进行战斗。

到1944年5月,已经成为近卫第16歼击航空团团长的波克雷什金已经拥有了53架敌机的击落记录。不久后他又荣升为第9近卫师的师长,再次参加了对德国空军的战斗中。1944年8月19日,为表彰他“与德国侵略者英勇的作战任务”,苏军高层决定第三次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第三枚金星奖章也戴在了他的身上。这使他成为苏联历史上首个三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人。另外的两人分别是是战神朱可夫元帅和他的得意门生,同为飞行员的伊万·阔日杜布。

在参加完解放波兰、罗马尼亚的战斗后,波克雷什金最后在捷克斯洛伐克空域完成了自己最后一次的战斗飞行。根据战后官方统计,亚历山大·波克雷什金共完成650次飞行,在156次作战击落了59架敌军战机,集体共击落6架敌机。虽然战绩不及另一名王牌阔日杜布,但作为苏联空军战术的创立者和实行者,这样的成绩已经足够优秀。

1945年6月24日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作为优秀指战员的代表,波克雷什金受命高擎着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军旗,昂首阔步地走在队伍最前方,接受着斯大林等苏联高层的检阅。他所在的第9歼击航空师也被苏联官方授予“近卫歼击航空兵师”等荣誉称号。

1945年7月,波克雷什金被安排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去学习空军军事指挥理论。毕业后他又担任了防空部队的指挥官和北高加索军区空军司令员一职。1957年他又来到总参军事学院进行进修,毕业后他又担任了基辅防空军司令、基辅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务。

1968年,波克雷什金成为苏联国土防空军的副司令。1972年被授予空军元帅军衔并同时担任全苏海陆空支援协会主席一职直至退休。1985年11月13日,这位空中英豪终于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终年72岁。苏联官方原本想将他的骨灰安放在克林姆林宫的红墙下,但在将军夫人的要求下,这位曾经的空天英雄最终与普通的苏联民众一样,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中。

作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和指挥大师,波克雷什金不仅为苏联空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他为现代空军作战史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献和资料。他所著的回忆录,对后世研究二战空中作战起到了重要帮助。就像他的学生阔日杜布所说:“我向他学习战术、学习过生活,甚至还有做人的道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