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田径的历史上,一直都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那就是如果要比拼短跑,就得看牙买加的,对于量产短跑名将的牙买加而言,曾先后诞生了许许多多的顶级短跑选手,最为著名的便是有着“闪电”之称的博尔特,而如果要说长跑,那么一定要非肯尼亚莫属,这个人口并不算多的小国家,却常年霸占着长跑项目,而如果再细致地分析肯尼亚的长跑运动员,可以发现这些运动员基本上都是属于肯尼亚南部的一个小部落:卡伦津
整个卡伦津部落,一共拥有大约五百万人,这些人的数量占到肯尼亚全国人口的大约11%,但是卡伦津人却拿到了肯尼亚大约70%以上的奥运会奖牌,可以说卡伦津人,也被誉为是“天生的跑者”
和非洲的许多国家一样,卡伦津地区的人,生活也一直十分的贫瘠,一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们才有机会获得和世界其他地区相近的营养物质,在19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卡伦津长跑运动员基普乔格·凯诺击败了世界纪录保持者吉姆·龙,从而让很多人首次关注到这个小部落,自此之后,卡伦津人也开启了自己对于长跑项目的一个垄断时代
从800米以上的大多数长跑项目,基本上都是由卡伦津人拿到冠军,在1980年以来,有40%的世界大赛长跑项目冠军,都是由卡伦津人获得,最夸张的是长跑名将亨利·罗诺,他在不到八十天的时间里,奇迹般的接连打破了300米到5000米的四项世界纪录,堪称当之无愧的长跑之王
事实上,卡伦津地区除了男性之外,女人的长跑天赋也是非常出众,但是由于性别歧视等原因,一直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女子800米奥运会冠军梅拉·耶利莫的出现,才掀开了卡伦津地区女性长跑的序幕
有科学家就对卡伦津地区的人们进行过研究,经过统计发现,卡伦津地区的人普遍腿骨更长,且脚踝更小,这也就意味着卡伦津地区的人,身材更适合长跑,因为在跑步过程中,下半身更瘦也就意味着消耗更小,更小的脚踝维度,有利于更好的节省体能
与此同时,卡伦津地区隶属于高原地区,在这里长期运动的人,来到低海拔地区必然体能会更为出色,因而这种基因优势叠加得天独厚的训练方式,最终使得卡伦津地区的人们,在长跑项目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发表评论